搜索關(guan) 鍵詞:
戴愛國: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傳(chuan) 承與(yu) 創新
來源:深圳祥利工藝家私有限公司戴愛國
摘 要:我們(men) 處在一個(ge) 改革開放、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當今社會(hui) 人們(men) 的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聯係得越來越緊密,與(yu) 明清時期相比,二者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要求直接影響人們(men) 生活方式的傳(chuan) 統紅木家具必須在繼續延傳(chuan) 國粹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中國傳(chuan) 統的紅木家具作為(wei) 我國實木工藝家具的一種,是高檔名貴的硬木和傳(chuan) 統國粹文化的融合。它曆史悠久,技藝精湛,品類齊全,自成體(ti) 係,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和東(dong) 方特點。紅木家具靜穆沉古、莊重典雅,集神韻、內(nei) 涵、文化、氣質於(yu) 一體(ti) ,成為(wei) 高品位和高價(jia) 位的代名詞,是我國家具發展史上的一件瑰寶。
人們(men) 站在明清時期的紅木家具藝術品麵前,透過明清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文化,能領略到中國古典家具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不由得由衷地感歎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繹出中華民族燦爛而又厚實的家具曆史。
1、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發展曆史
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傳(chuan) 統紅木家具隨著時代與(yu) 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中國家具風格的變化一般是與(yu) 朝代的更迭相一致的,且延續時間較長。
兩(liang) 宋是我國家具史上的重要時期,在經曆了數千年的席地而坐的中華民族,到了此時終於(yu) 以垂足坐代替了席地坐。宋代時期家具最顯著的特點是高型家具品種多樣化,同時,兩(liang) 宋家具繼承了五代時期家具的簡潔與(yu) 靈秀的特征,家具品種和形式已相當完備,工藝日漸精湛,為(wei) 明代家具史上高峰的到來立下了汗馬功勞。
明代是中國家具藝術曆史上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明代家具一般是指我國明代至清代早期(約公元15—17世紀)所生產(chan) 的,以花梨木、紫檀木、鐵力木、雞翅木等為(wei) 主要材質的優(you) 質硬木家具。
明式家具采用木架構造的形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形體(ti) 特征,造型簡潔、純樸,不繁瑣堆砌而落落大方,格調典雅莊嚴(yan) ,做工精巧,並強調家具形體(ti) 的線條形象,在長期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了以“線腳”為(wei) 主要形式語言的造型手法,體(ti) 現了明快的藝術風格。同時,明式家具比例的合理和諧,體(ti) 現了完美的尺度與(yu) 人體(ti) 工學的科學性,合理、巧妙的榫卯結構和加工工藝,都充分反映了“明式”的卓越水平。所以,明式家具被稱為(wei) 明清工藝美術寶庫中的明珠,是中國封建社會(hui) 末期物質文化的優(you) 秀遺產(chan) 。
清代家具在明代家具功能的基礎上結合文化與(yu) 工藝,更精一步,更粗獷一些。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期,在我國工藝美術史上出現了一味追求富麗(li) 華貴、繁華雕琢的風氣。這時正值“廣式家具”盛行,加上清宮內(nei) 院的追隨和提倡,清代中葉以後,家具以造型厚重、形體(ti) 龐大、裝飾繁瑣而風靡一時。
盡管各個(ge) 曆史時期,各個(ge) 地區或國家的家具風格是獨立的,但是,由於(yu) 它們(men) 之間在曆史背景、時期劃分、風格名稱、裝飾特征等方麵都有著一定的共同性與(yu) 內(nei) 在聯係,所以家具風格也存在相互的影響。近年來,紅木家具更成了幾乎明清以來所有硬木工藝家具的總稱。
2、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傳(chuan) 承與(yu) 創新
(1)傳(chuan) 統紅木家具文化的傳(chuan) 承
一個(ge) 民族的存在,必須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國傳(chuan) 統的紅木家具代表的是一種情趣、一種生活理念,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是曆史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從(cong) 紅木家具散發出來的細膩感與(yu) 藝術感染力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那個(ge) 時期獨特的曆史文化特征,可以了解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及家具使用情況。通過古代家具的種類、造型、紋飾的變化,又可以認識家具的發展過程、使用習(xi) 俗和社會(hui) 風尚,如當時的思想觀念、倫(lun) 理道德觀念、等級觀念、審美觀念以及各種風俗習(xi) 慣等等。
當前人們(men) 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將紅木家具置於(yu) 現代空間,可以營造出一份休閑自然,同時也可以引發思古之情。傳(chuan) 統家具“簡樸、古雅的容顏”裏,有著無法複製的氣質與(yu) 內(nei) 涵。而今,傳(chuan) 統紅木家具成為(wei) 一種熱門收藏品、一種時尚,它的魅力與(yu) 神韻已被人們(men) 認知,而且被賦予一種審美理念,進入鑒賞領域,成為(wei) 一種經典的藝術品。我們(men) 理應用心研究、探討和借鑒前人走過的路,在發掘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精華的基礎上,將它進行傳(chuan) 承和創新,再上一個(ge) 新的台階。
(2)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創新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要有時代的風格和氣息。在現代文明與(yu) 傳(chuan) 統文化,西方外來文化與(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相互激烈碰撞、相互融合的時期,紅木家具的出路在於(yu) 改革創新。作為(wei) 中華文明的繼承者,我們(men) 的使命不是去模仿、重複曆史,而應從(cong) 紅木家具文化的角度來理解傳(chuan) 統的文化內(nei) 涵,創造新的更輝煌的曆史。
發展就是全方位地進步,有傳(chuan) 承,有發揚,也有創新。紅木家具未來發展的趨向應該是:
1)在明清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工藝美術,保持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風格,形成高仿紅木家具。
高仿紅木家具,並不是在製作時參照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原樣,照搬、照套,一成不變地進行複製,而是在保留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風格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個(ge) 人喜好進行尺寸大小變動、比例調整或者對造型不足、製作工藝不到位等欠缺完美的方麵運用現代工藝美術進行調整、提升,保留精華,剔除糟粕。
傳(chuan) 統的原汁原味的紅木家具,在國內(nei) 和國外市場上,仍有著很大的需求。定位高端,立足傳(chuan) 統,走精品路線的傳(chuan) 統紅木家具仍然是我們(men) 紅木家具消費者所期待的。
保留明清時期傳(chuan) 統紅木家具風格的高仿家具,能使一些有購買(mai) 收藏實力、對高仿古典傳(chuan) 統家具有清醒認識的有識之士得其所求,讓數百年後的人們(men) 還能一睹我國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迷人風采。
2)在明清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基礎上加上現代元素,繼承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精湛的加工工藝,形成現代紅木家具。
隨著人們(men) 生活水平的提高,紅木家具已進入普通百姓家。傳(chuan) 統家具應在藝術風格和使用方向上積極開拓,一味的仿古隻會(hui) 帶來退化。
紅木家具的關(guan) 鍵之處在於(yu) 要跟上時代的節奏,時代發展了,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居室空間和房屋結構等方麵相比明清時代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就對家具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紅木家具這一古老的藝術也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在保持傳(chuan) 統家具文化內(nei) 涵的基礎上注入現代元素:
①重視舒適性
現代生活中我們(men) 的坐臥習(xi) 慣與(yu) 古代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古代人強調儒家的禮儀(yi) 規範,現代人則淡化了這種要求,在設計時重視家具給使用者帶來的隨意和舒適。例如:抽屜裝上了導軌;睡床由高到低;甚至出現了散發現代氣息的紅木軟體(ti) 沙發,等等。
②開發新功能
家具是時代發展的產(chan) 物,不同曆史時期將產(chan) 生不同功能的家具,紅木家具必須創造出新的功能樣式,以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需要。例如:家庭影院家具、家庭酒吧、低矮的咖啡台、餐桌、茶具等。
③拓展新種類
我們(men) 應該拓展除了家庭生活空間之外的新的應用空間,以新的功能樣式去征服現代辦公空間、賓館客房、餐廳酒吧等新領域,從(cong) 而實現紅木家具種類的多樣化。
④創新紋飾題材
運用富有現代特色的圖案,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的植物(如竹、鬆、梅和蘭(lan) 等)、吉祥物(如回紋、連頭、雲(yun) 頭和如意等)和動物(如龍、鳳、魚和蝙蝠等)等題材,創造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的新形象。
家具文化與(yu) 社會(hui) 的發展當是共同進步的。這種精神模古,妙藝推今,以明清紅木家具式樣為(wei) 基礎,兼顧當代人的使用要求與(yu) 審美趣味而改良設計仿做的現代紅木家具,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和喜愛;同時,它更需要不斷地創新,加以提煉,使紅木家具集實用性、文化性、時代性、創造性、保值性於(yu) 一體(ti) ,真正成為(wei) 我國傳(chuan) 統紅木家具發展史上燦爛輝煌的亮點。
3)打破傳(chuan) 統概念,在用材和工藝上大膽創新設計,合理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
科技發展,社會(hui) 在前進。中國的經濟發展為(wei) 紅木家具業(ye) 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保留傳(chuan) 統紅木家具外型和內(nei) 涵的基礎上,利用材料的多樣性、實用性,利用技術設備的科學性、先進性,對紅木家具文化進行創新,做到“古為(wei) 今用、新木新用、形似神似”是我們(men) 這代人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①工藝與(yu) 技術的創新
曆史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隨之而來的應該是與(yu) 現代生產(chan) 力相適應的新型紅木家具藝術品。但是我們(men) 現有的紅木家具,科學技術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的問題仍很突出。如漆器是我國的傳(chuan) 統產(chan) 品,後來才傳(chuan) 入日本,日本人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大漆”的化學成分,研究幹燥方法,使產(chan) 品在功能質量等方麵都超過了我們(men) 。
在加工技術方麵,中國家具業(ye) 仍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我們(men) 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對木材的幹燥處理和木材含水量的控製,在材性處理上使開裂、膨脹、變形等降至最小程度;同時,把新的生產(chan) 工藝、自動數控加工技術等引進到家具設計與(yu) 生產(chan) 上來,如精度雕刻機等的使用。優(you) 化與(yu) 創新更能滿足實際生產(chan) 需要的生產(chan) 機械設備,以達到不斷提高現場生產(chan) 效率,提升產(chan) 品質量標準之目的。
家具生產(chan) 不能隻是加工基地,由於(yu) 社會(hui) 的進步,生活的改善,影響著人們(men) 的審美取向,如何延續傳(chuan) 統藝術特征與(yu) 現代加工技術相結合,使紅木家具在使用功能上如何更貼近現代生活的需要,這無疑是對當代紅木家具從(cong) 業(ye) 人員提出的又一重大挑戰。
②材料資源的創新與(yu) 推廣
家具行業(ye) 有一句至理名言,即“木材是家具設計的中心”。在明、清兩(liang) 代如果沒有那麽(me) 多深色名貴木材供家具匠人們(men) 使用,很難說在世界家具史上會(hui) 有我們(men) 值得驕傲的那輝煌的一頁。但畢竟我們(men) 已經進入了21世紀,我們(men) 不得不麵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實際問題。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已經受到各個(ge) 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國是一個(ge) 森林資源匱乏的國家,人均森林占有率在全世界排名100多位。而美國森林資源比我們(men) 豐(feng) 富許多倍,人口卻隻有我國的1/10,但美國人十分懂得珍惜森林資源。美國著名家具設計師菲利普•庫曼長期以來倡導硬木家具,美國軟楓樹種存量巨大而且增長迅速,有抑製其他樹種生長、破壞生態平衡的趨勢,因而美國很多家具設計師包括菲利普•庫曼在內(nei) ,都在積極倡導軟楓木在家具中的使用。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紅木卻是百年成材。資源稀缺,敦促紅木家具之變。專(zhuan) 家介紹,國產(chan) 紅木資源已麵臨(lin) 枯竭,紅木基本上依賴進口,而紅木的主要供給地——緬甸、印尼、印度及非洲和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紅木資源也幾乎開發殆盡。
中國是一個(ge) 提倡環保、重視生態平衡的國家,國家林業(ye) 等相關(guan) 部門應科學考慮森林培植上的合理性、循環性,周期性,首先從(cong) 源頭上減緩森林資源稀缺的局麵。同時,中國紅木家具產(chan) 業(ye) 更要把眼光放開點,不能在“紅木”兩(liang) 個(ge) 字上轉不開。中國紅木家具的材料經曆了“就地取材”到運用進口木材階段,當一種木材不夠用時,產(chan) 品設計和製造工藝應完全順應資源,走可持續性發展。
塑料,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期間的家具設計中已得到了使用,這是因為(wei) 塑料可以使設計師們(men) 創造出任何一種形狀,以及使用任何一種他們(men) 想要的顏色。因此,如果我們(men) 能利用現代科技,把香精、色素等原料加入到塑料的成型工藝中,生產(chan) 一種既有紫檀、花梨木紋路又含紫檀、花梨木香味的新型塑料,那麽(me) 我們(men) 在家具選材上能否放棄紫檀、花梨木等野生珍貴樹種呢?
舉(ju) 一反三。如果事實證明上述材料的革新可行的話,我們(men) 更有理由回頭反思國家對“紅木”家具材料的定義(yi) ,那樣既束縛了傳(chuan) 統紅木家具業(ye) 的發展,又不利於(yu) 行業(ye) 的創新和突破,使紅木家具事業(ye) 就象一隻被捆綁的飛雁,永遠無法在太空展翅翱翔。
新材料的開發與(yu) 利用應得到政府、家具科教界與(yu) 原材料開發投資商的大力支持和重視,國家應從(cong) 政策、技術和資金上大力支持整個(ge) 行業(ye) 的技術、材料開發。在這個(ge) 瞬息萬(wan) 變的年代,作為(wei) 具有深厚文化內(nei) 涵的家具產(chan) 業(ye) ,它有別於(yu) 通信、電子等現代科技行業(ye) 。通信、電子產(chan) 品閃電式更新和淘汰後的“棄品”,留給了社會(hui) 太多的隱患,而家具本身具有的文化性、傳(chuan) 承性已經注定了它有相當的壽命周期進行延續。
在大力倡導發展循環經濟、共創和諧社會(hui) 的今天,紅木家具業(ye) 應大膽嚐試科學開發與(yu) 利用再生資源,按照“資源——產(chan) 品——再生資源——產(chan) 品“的循環模式,鼓勵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汙染物產(chan) 生量少以及有利於(yu) 產(chan) 品廢棄後回收利用的技術和工藝,把地方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合成樹脂等使用潛力巨大的材料應用到紅木家具的生產(chan) 上來;同時通過科學化的手段,把同樹種的樹枝、餘(yu) 料等壓合利用起來,既倡導了綠色生產(chan) 理念,又帶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製作各類紅木家具的用材應合理利用地方特色的有用資源 ,在新材料使用上呈現多元化、多樹種化。試想:在保留傳(chuan) 統紅木家具外型和內(nei) 涵的基礎上,如果我們(men) 利用椰樹來製作各類仿古家具,利用帶紋理、有色澤處理的金屬材料來做圈椅扶手,利用玻璃、藤木等材料來做紅木家具的裝飾,那我們(men) 還用擔憂紅木家具材料資源的短缺嗎?
③家具設計思想的創新與(yu) 突破
設計是家具產(chan) 品最核心的技術。作為(wei) 直接影響人們(men) 生活方式的家具,其審美價(jia) 值是首要的。因此,在紅木家具的造型設計上,設計師在提高自己的審美眼光和鑒別能力的前提下,既要深刻把握其文化內(nei) 涵、生活習(xi) 俗和藝術品味,又要緊跟時代的節奏和潮流,敢於(yu) 在紅木家具的造型設計上進行突破與(yu) 創新;在功能設計方麵,更要適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
我們(men) 應大膽吸取意大利、德國等歐洲先進國家的設計思想,研究他們(men) 的成功之路,從(cong) 源頭上啟發和帶動家具產(chan) 業(ye) 的創新與(yu) 發展。明清時期中國紅木家具的頂峰年代已經過去,為(wei)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讓我們(men) 在科技的指引下有效地進行材料創新、工藝創新,努力發展與(yu) 提高地域經濟,把一個(ge) 新的具有華夏文化特色的產(chan) 業(ye) ——紅木家具推向世界而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