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1-08 閱讀:604 次
塗料施工過程中有三大“癌症”,一個是發白,一個是開裂,一個是脫層。這三大癌症,隻要讓家具廠碰到,頭都會大。
常見問題一:發白
發白最麻煩的就是後期發白,如果在前期發白的話,我相信大家都不怕,就在我家門口,我很容易處理掉,但是一旦發到客戶那邊去,就不得了。有些家具發白到不堪的程度,連底下的貼紙都看不到的,朦朦朧朧的一片,這種家具能賣嗎?
發白有幾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白膠沒幹。這主要發生在貼皮家具,如果涉及到貼皮家具的廠家就要注意了,貼的時候,白膠一定要幹,如果不幹就上漆,鐵定發白。有很多家具廠生意好,訂單多,趕工期,貼了以後馬上就噴底漆,這樣的家具做出來以後,一個禮拜你還暫時看不到發白,等發到客戶那邊去了,過了一個月了,就開始有一點白,慢慢白,越來越白,最後白得連底下的貼紙的顏色都看不到。所以,貼皮時白膠一定要幹,不能因為趕工而誤事。
發白的第二個原因是:低溫厚塗。我以前碰過比較大的一個投訴,也是做貼皮家具的一個廠,他們做好了以後,一開始的時候產品非常漂亮,豐滿度、透明度都很好,但是過了一個月以後就發白了。油漆是沒有問題的。質量是完全過關的,但他就是出了問題,什麽原因?就是趕工期,底漆刷完一遍以後還沒幹透,馬上進入第二道油漆,第二道油漆上完後隨便磨一下,馬上進入第三道油漆。這樣,不出問題才怪。要記住,底漆低溫厚塗,一定會出問題。
通常這種情況還會引發家具廠跟塗料廠的糾纏,除了問題以後,塗料廠說全國各地都沒出問題,就是你出問題,家具廠不服氣,說你推卸責任,最後兩方打官司,兩敗俱傷。其實沒有必要,我們要懂得怎樣去使用油漆,油漆廠和家具廠要告訴工人怎樣去操作。
發白的第三個原因是:溝槽擦色沒有幹。這也是必然的規律。溝槽沒有幹,一定要把它擦幹淨,讓它幹透,慢工出細活。
常見問題二:脫層
脫層是要命的,如果我是一個消費者,買回來一張椅子,椅子的漆膜讓桌子一碰,啪啪啪掉下來了,那這肯定是一個不合格產品。而且脫層往往是發生在消費者那個地方,你這時再把家具拉回來,再拿去打磨,非常麻煩。
脫皮的原因非常多,有兩個比較常見:
第一個是在擦色環節,擦色沒有幹透很容易脫皮,特別是做比較薄的漆,更要注意,漆膜越薄越容易脫皮。
第二個是在修色環節,修顏色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千萬不要令色精幹了,色精幹了很容易導致脫層。比較好的修色工序是怎樣的呢?比方說如果我現在要做麵漆,我就會用啞光麵漆,兌15%,到色精裏麵去,再加一定的固化劑,進行修色。修完以後,不要等漆膜幹了以後再上麵漆,一般正常來說 修了以後的四個小時以內就要上麵漆。
常見問題三:氣味
氣味的問題我想大家都會碰到,一聞到家具有氣味,就認為是油漆不環保。
我記得有一個去上海,有一個家具廠把我帶到他的廠裏,他說你看看這個地方味道有多大!都是油漆味!我一聞,壓根就不是油漆的味道,聞上去酸酸的,典型的板材味道。大家都知道,有些板材會用水去處理,存放時間久了以後會發酵,產生一種酸酸的味道。
總體來說,家具產生的氣味來源有三個:
第一個是油漆本身的味道,油漆裏麵有溶劑,在施工的時候溶劑會揮發掉,這個過程中肯定有味道,既然做油漆,就一定有油漆味。第二個是膠,據說膠裏麵的甲醛的味道50年才能跑得差不多。所以家具使用的時候對膠的選用非常重要,膠的味道肯定比油漆時間要長,油漆一個月以後就基本沒味道了,但是膠是慢慢地釋放,裏麵的小分子是不斷噴放出來。第三個是板材,特別是中纖板,裏麵也是有甲醛的,也會釋放味道。
那麽,怎麽解決氣味的問題呢?
第一,選油漆,盡量選擇品牌的油漆;在塗裝的時候,一定要盡量幹,幹了以後再打包;如果對“無味”有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UV了。現在有一種無氣味的UV,味道非常小,無味的UV底漆再加上水性的麵漆,是最好的“無味”搭配。
第二,選膠,一定小心選擇優質膠,特別是做品牌的家具,那種不合國家標準的膠不能用。
第三,選板材,要用E1級的板。
我這裏提個建議,無論是家具廠還是塗料廠,都要建立一個“漆膜弊病樣板庫”。每當產品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把出問題的家具拿回來,收集起來,形成一個樣板庫,有了樣板庫,我們就可以對各種塗裝失誤進行透徹的分析,保證以後不再發生。如果有新人來了,我們還可以利用它進行培訓,形象生動,一看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