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關(guan) 鍵詞:
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ye) 完全實現全員持股。“我願意做中國民營企業(ye) ‘全民股份製’試點。”華耐家居集團總裁賈鋒如是表態。
時隔很久,當華耐家居集團一線員工景麗(li) 紅向《中外管理》回憶起親(qin) 手從(cong) 集團總裁賈鋒手裏接過股權認證書(shu) 的情景時,仍激動不已。
“我在華耐工作近10年,總覺得得到的要多於(yu) 自己付出的,因為(wei) 在各項激勵製度已經很好的情況下,總是不斷地有驚喜。”作為(wei) 集團北京經銷區歐神諾品牌部的一名一線業(ye) 務骨幹,景麗(li) 紅這次所說的驚喜,是總裁賈鋒將自己手中的2000萬(wan) 股華耐股份無償(chang) 贈予一線員工。而景麗(li) 紅就是被贈予的1254名一線員工中的一位。
這次贈股還貫徹了華耐長期倡導的平等原則:凡是工齡達到3年、經理級以下的一線員工,全部在贈與(yu) 範圍內(nei) ,他們(men) 有一線的銷售代表,有基層辦公室人員,有售後的理貨員和安裝工,也有後勤的廚師、司機等。自此,華耐家居集團的員工持股人數已達到1954人(之前經理級以上管理層已實現100%持股),占集團總人數的1/3以上。
“我的目標是全員持股,未來華耐可注冊(ce) 為(wei) 全民股份製企業(ye) ,我願意做中國第一家民營企業(ye) 全民股份製試點的先行者。”華耐家居集團總裁賈鋒信心滿滿地對《中外管理》表示。從(cong) 20年前創立之初就實行股權激勵製度的華耐家居,這一次又將華耐堅持10多年的精英化股權製度進行了改革。
而這一次,按賈鋒的話說,他要“一股到底”,因為(wei) 他深諳:在中國,任何高明的KPI考核指標都沒有企業(ye) 股權那麽(me) 牽動人心和讓人們(men) 夢寐以求。而像華為(wei) 、阿裏巴巴這樣國際知名企業(ye) 的成功起點,就是從(cong) 一開始就建立了高度共享的產(chan) 權機製。
激勵走在員工預期之前
2003年剛出大學校門的景麗(li) 紅,進入華耐一幹就是10年,剛進企業(ye) 時,她就感受到了華耐特有的溫暖,企業(ye) 的傳(chuan) 幫帶導師製度和各項培訓製度,讓她迅速成為(wei) 行業(ye) 中的佼佼者。10年中她也遇到過很多跳槽機會(hui) ,但終因不舍公司溫暖的氛圍而放棄了。9月份她正式邁進華耐大家庭10年以上老員工的隊列(200餘(yu) 名),也獲得10年老員工的獎勵,即每年她的父母將獲得四五千的“10年員工雙親(qin) 慰問金”,直接打到老人卡上。
這樣的獎勵製度在華耐絕非孤例,比如2011年年初,公司對大客戶業(ye) 務體(ti) 係員工提成模式進行了大膽創新,員工隻要達到規定的業(ye) 績,公司將超出部分的利潤由企業(ye) 與(yu) 員工五五分成。
這些激勵都源於(yu) 賈鋒的大膽創新,正如華耐立家建材連鎖北京經銷區馬可波羅大客戶部張景國對《中外管理》所說:“華耐員工的收入較同行相比高出不少。”很多華耐人在華耐結婚生子、買(mai) 房買(mai) 車,即便是身處北京這樣高房價(jia) 的一線城市。而更讓張景國感觸深刻的是華耐的股權製度,他也是賈鋒2000萬(wan) 贈股的一線員工一員。“在華耐,沒有打工的感覺,而是自己是主人,為(wei) 自己的企業(ye) 做事。”
被采訪的幾位受贈股一線員工,都有一句相同的話:幸福總是來得那麽(me) 突然。這是他們(men) 在華耐工作多年的一致感受。之所以員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wei) 賈鋒的改革總是走在員工預期之前。即使2013年8月華耐剛剛入選“2013年度中國雇主 風雲(yun) 榜”,但賈鋒仍對目前企業(ye) 的員工滿意度不“滿意”。這次全員持股改革,在他眼中勢在必行。
民營企業(ye) “全民股份製”試點
“十多年的精英股權製帶來了員工的高度積極性,也幫助華耐戰勝了2008年金融危機和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帶來的一係列影響。但隨著企業(ye) 發展和勞工關(guan) 係呈現出來的時代新特性,華耐精英化股份製度與(yu) 企業(ye) 分享型管理模式日漸脫節。”賈鋒緊鎖眉頭。
脫節之一體(ti) 現在,華耐已經由張家口的一家小企業(ye) ,發展為(wei) 國內(nei) 領先的家居服務和建材營銷企業(ye) 集團。10年來人員擴充了10倍,很多同事已經一年都見不上一麵,傳(chuan) 統的管理和組織形式已經很難滲透下去,凝聚人心已經難上加難。
賈鋒這幾年明顯感覺到企業(ye) 出現一個(ge) 要命的現象——中高級管理層的流失率特別低(每年1%左右),而基層員工的流失率特別高(每年20%左右)。其實這與(yu) 華耐堅持10多年的精英化股權製度有關(guan) ——除了企業(ye) 核心決(jue) 策層的30人持普通股以外,670位經理級以上員工每人持有崗位期權股。
“企業(ye) 內(nei) 部既不能製造差別,更不能過多地拉大差別。”賈鋒總結說。但華耐內(nei) 部貧富差距拉大的同時,“內(nei) 部已經出現了對立。”賈鋒說,比如幹部中出現損害公司利益、貪汙腐敗的行為(wei) 。同時,企業(ye) 政令不通,基層員工消極怠工,老覺得領導是上層集團利益的代表,是來要求和命令他們(men) 的。
“從(cong) 滿足大眾(zhong) 深層次心理需求的角度講,企業(ye) 改革也是勢在必行。中國是一個(ge) 人口大國,民眾(zhong) 又長期接受的是社會(hui) 主義(yi) 公有製的學說教育和影響,內(nei) 心世界極其向往那種共同參與(yu) 、共同擁有的分配和產(chan) 權製度。”賈鋒說,而作為(wei) 中國企業(ye) 生力軍(jun) 的民營企業(ye) ,基本全部實行的是私有製。“到哪兒(er) 工作都是老板說了算,都是寄人籬下,沒有自己的股權、所有權和發言權,那他會(hui) 認同嗎?”賈鋒感慨道。
其實,這些想法已經在賈鋒的心裏思慮了很久,他甚至認為(wei) ,中國現在嚴(yan) 重的個(ge) 人主義(yi) 、自私、貪婪、冷漠,及缺乏尊重和互助,都與(yu) 社會(hui) 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ye) 所實行的私有製有莫大關(guan) 聯。而激發廣大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根本,就要求企業(ye) 從(cong) 根源上尊重個(ge) 人利益,將清晰的個(ge) 人產(chan) 權製度以股份的形式確定下來。
但真正讓賈鋒下定決(jue) 心的是:2012年年底,華為(wei) 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朱士堯在來華耐講課時提道:任正非在企業(ye) 推行員工持股,自己本人的股份僅(jin) 占1.4%,卻能帶領華為(wei) 走進世界優(you) 秀企業(ye) 之林。“我真正感受到一種人格的力量、理性的光輝。”賈鋒說,現在,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ye) 完全實現全員持股。“我願意做中國民營企業(ye) 全民股份製試點。”賈鋒興(xing) 奮地說。
此非“年功序列製”
華耐從(cong) 成立伊始,便開始實行股權製度,現在股份形式已有多種,比如:最初的優(you) 先股(把錢存入公司,年底享受利息,多數員工都可加入)、普通股(對企業(ye) 有特殊貢獻的高管,30人左右)、崗位期權股(經理級以上,現為(wei) 670名),現在又增加了1254名一線員工的股份。
華耐股權製度更上一層樓,源於(yu) 對自身20年發展的反思,在一份華耐20年反思資料中這樣寫(xie) 道:“我們(men) 在過去的經營過程中,隻看重個(ge) 人的業(ye) 務能力和業(ye) 績表現,把業(ye) 績作為(wei) 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個(ge) 人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持續成長的能力,推崇個(ge) 人英雄主義(yi) ,忽略了團隊的貢獻和價(jia) 值,更長期忽略了後台服務支持體(ti) 係的價(jia) 值和貢獻。”
“一線員工的股權激勵,我們(men) 明年將繼續推進,雖然不再以贈股的方式展開,凡是在華耐工齡達到三年的一線員工,將繼續吸納進華耐的股權分享體(ti) 係中。”華耐家居副總裁、財務總監李琦對《中外管理》表示。這一利好消息,對三年以下華耐員工形成吸引力的同時,也等於(yu) 同時設定了全員持股的邊界。“就當三年是全員持股製度的試運行期,這期間企業(ye) 和員工相互考察。”賈鋒嗬嗬笑道,“對華耐不熟悉、不認可,我給你股份你也未必要。”
不過,要是以為(wei) 華耐在搞“年功序列製”(日本企業(ye) 實行的一種傳(chuan) 統工資製度,基本工資隨員工本人的年齡和企業(ye) 工齡的增長而每年增加),則是一種誤判。“賈總很反對在工資中設立工齡工資,在企業(ye) 內(nei) 部也一直杜絕居功自傲、倚老賣老的情況出現。幹部能上能下,反對一切特權思想。”李琦說。對此賈鋒也表示:“在同一崗位競聘時,如果同樣優(you) 秀,則可優(you) 先考慮在企業(ye) 做得久的員工。但如果有老員工因為(wei) 工齡長而要求我漲工資,我一定不能接受。”企業(ye) 還是講效率和公平的地方。
對賈鋒所提出的全員持股設想,基層員工卻並不意外,企業(ye) 發展的點滴歲月已經印證了賈鋒的為(wei) 人。“多年來,賈總的所做所為(wei) 遠超出一個(ge) 商人的範疇,他更多關(guan) 注的是企業(ye) 員工和社會(hui) 的發展,而且為(wei) 社會(hui) 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事情。”比如很多年前,賈鋒在華耐成立了員工互助基金,員工家人有患重大疾病或遇到其他解決(jue) 不了的困難時,企業(ye) 可以第一時間伸出援手。而這些年來,賈鋒自己捐助的貧困大學生就有數百名。2012年4月8日,在賈鋒的倡導下,又成立了華耐同心公益基金會(hui) ,未來5年,將拿出1000萬(wan) 元向老紅軍(jun) 、老八路、抗美援朝老戰士、貧困學生、見義(yi) 勇為(wei) 者及其他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等進行捐贈。
“企業(ye) 家的個(ge) 人財富觀對企業(ye) 發展至關(guan) 重要,這一群體(ti) 不應該把擁有多少財富當做人生追求的目標。過度追求物質財富的滿足,我認為(wei) 是一種心理饑餓症的表現,這對企業(ye) 和社會(hui) 無益,甚至加劇了社會(hui) 的不和諧。”賈鋒說。
員工持股的尺度與(yu) 邊界
事實上,國外企業(ye) 已在企業(ye) 利益共享方麵,走出很遠。比如,股權激勵製度在歐美從(cong) 1950年代開始走入人們(men) 的視野,至今美國通用、蘋果等很多大公司,都在實行股權激勵製度。華為(wei) 高層也在1998年赴美國考察期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製度後,開始在企業(ye) 內(nei) 部推行。但中國實行該項製度的企業(ye) 少之又少。為(wei) 此賈鋒專(zhuan) 門做了調研,凡是他接觸到的企業(ye) ,無論是家居上下遊行業(ye) ,還是其他行業(ye) ,實行該激勵製度的太少了。不過,這些年華耐做得風生水起,與(yu) 該公司的股權激勵製度密切相關(guan) ,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企業(ye) 家找賈鋒探討股權分享和激勵製度。
“股份激勵製度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彈性分配製度,對盈利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ye) 非常有益,除了融資功能外,它既能降低企業(ye) 成本,又能增強了企業(ye) 抗風險的能力,尤其在經濟出現波動的時期,特別能凝聚人心,支持企業(ye) 走出困境,不斷向上。”賈鋒評價(jia) 說。之所以說降低了企業(ye) 成本,是分紅並非給員工多發了工資,而是多賺取利潤部分的再分配,激發的活力卻能給企業(ye) 帶來無窮的發展動力,股權激勵起到了杠杆撬動作用。
他甚至斷言,有股權激勵的企業(ye) 一定能消滅沒有的企業(ye) ,因為(wei) 這是人心所向,且受社會(hui) 發展規律所趨。而硬幣的另一麵是,實行股權激勵製度有哪些需要提前規避的風險呢?賈鋒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為(wei) :第一,企業(ye) 在創業(ye) 和發展期,要有自己的核心骨幹力量,因此股權不能過度分散,股權要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依據是根據個(ge) 人對企業(ye) 的貢獻和能力,凸顯公平;第二,股權多少一定要能浮動,這種波動要與(yu) 員工的生命周期、成長周期和對企業(ye) 的貢獻周期相對應,做到科學合理。比如華耐不斷地擴股以保證年輕人才的參與(yu) ,同時規定員工退休以後,股權不能再增加;第三,股權分配與(yu) 員工工作要保持正向相關(guan) ,長期虧(kui) 損的部門,分紅也會(hui) 受影響。
這次的一線員工贈股活動,在華耐內(nei) 部至今仍漣漪不斷,“小股東(dong) ”成為(wei) 辦公室裏最常使用同事稱謂。《中外管理》也給一位在華耐工作12年的老員工算過一筆股權分紅賬,該員工所獲贈股為(wei) 5萬(wan) 股,以北京經銷區2012年40%的投資回報率來計算,該員工2012年的分紅收入為(wei) 2萬(wan) 元左右。2011年,華耐家居集團提出了5年後銷售額由30億(yi) 元跳躍到100億(yi) 元。隨著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強,分紅收入還是十分可期的。
對於(yu) 員工持股製度,業(ye) 界專(zhuan) 家有一些不同的思考。以華為(wei) 1998年實行的股權激勵來說,2003年兩(liang) 名離職的資深員工,以他們(men) 按照同股同權的原則享有華為(wei) 的股權增值為(wei) 由,將華為(wei) 告上法庭,雖最後以員工的敗訴告終,卻說明了員工與(yu) 公司隻是合同關(guan) 係,而非股東(dong) 與(yu) 公司關(guan) 係。因為(wei) ,華為(wei) 的參股承諾書(shu) 中明確,員工在辭職或因違反公司的規章製度被辭退等喪(sang) 失持股資格的情況下,需要將所持股以原值退回公司。這導致一時之間,華為(wei) 的股權製度備受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