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關(guan) 鍵詞:
家具內(nei) 銷尋自救,調整結構覓出路
轉載:廣州日報
出口不能丟(diu) ,內(nei) 銷必須做,具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強的企業(ye) 日子並不難過。針對龐大的內(nei) 地消費市場,廠商要做的,就是挑起消費者的興(xing) 趣。
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中,廣東(dong) 家具建材企業(ye) 步履維艱。升級難、轉型也難。從(cong) 中央到各省市,都相繼出台了幫助企業(ye) 度過危機的各類政策,當地政府僅(jin) 僅(jin) 要做的是,如何讓這些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企業(ye) 要自救 調整結構是出路
“這麽(me) 多企業(ye) ,要政府給出普惠的政策確實有點難度。”在順德龍江,記者采訪第一家家具企業(ye) 紫明星時,其副總經理陳仕明就坦然地告訴記者。這個(ge) 被中國輕工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家具協會(hui) 授予“中國家具重鎮”的小鎮,曾經占據全國家具製造業(ye) 的1/5產(chan) 值,不過,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其後,在曆時三個(ge) 月的采訪中,在東(dong) 莞的家具製造重鎮厚街和大嶺山,記者經常聽到政府和企業(ye) 同樣的說法。對於(yu) 這場不知要延續多久的金融危機,企業(ye) 心裏都明白,完全依靠政府的救助,隻能是越拖越難。
“調整出口內(nei) 銷比例,事實證明,對於(yu) 大部分家具製造企業(ye) 來說,3∶7是比較合適的。”聯邦家具以自己的經驗提醒其他企業(ye) ,這一比例得到業(ye) 內(nei) 的認可。但他們(men) 也同時表示,對於(yu) 習(xi) 慣OEM方式的企業(ye) ,轉為(wei) 內(nei) 銷難度很大。但不改變就是等死。“OEM企業(ye) 也好,ODM企業(ye) 也好,在長期的對外加工中,對品質的把握比一般的小企業(ye) 要強,這是征戰國內(nei) 市場的優(you) 勢。”
出口轉內(nei) 銷,內(nei) 銷的市場在哪裏?“內(nei) 銷市場很大,我就在河南新鄉(xiang) 開了幾家家具零售店,一個(ge) 月基本可以賣出幾百套家具。”在東(dong) 莞厚街采訪時,來厚街采購的河南商人廖先生告訴記者。一般縣城的家庭,家具款式要新、質量要好、價(jia) 格不能太高,對品牌要求不高;但城鄉(xiang) 的家具隻講價(jia) 格和款式,對品牌和質量的要求不會(hui) 太高。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功能家具、板木結合的家具以及款式新穎的家具都頗受歡迎,而款式傳(chuan) 統,或者價(jia) 格昂貴的家具,市場逐漸縮減。
“對於(yu) 很多小型家具建材製造企業(ye) 來說,城鄉(xiang) 市場大有可為(wei) ,找當地商人代理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辦法。”東(dong) 莞名家具俱樂(le) 部商務副秘書(shu) 長王獵表示,“而一些有能力升級的企業(ye) ,最好在這個(ge) 期間開發一二級市場,摸清國內(nei) 消費市場需求、建立銷售渠道和團隊、在繼續嚴(yan) 控質量的同時做強產(chan) 品品牌。”總而言之,根據市場需求,企業(ye) 要學會(hui) 十八般武藝。
采訪手記
讓危機陰影盡快散去
對於(yu) 記者來說,采訪最難的莫過於(yu) 找不到采訪對象。作為(wei) 金融危機中起主要作用的幫助者,除順德區政府、中山大湧之外,其他地方政府基本不太願意接受記者的采訪。而受助方企業(ye) ,也不大願意對政府的做法給予評價(jia) 。
但情況不容樂(le) 觀。廣東(dong) 家具製造重地龍江和大嶺山的企業(ye) 危機四伏,風雨飄搖,一家已經快倒閉的企業(ye) 負責人很憤懣:在這種危難的時候,政府怎麽(me) 可以一拖再拖甚至撒手不管呢?
事實上,家具建材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對拉動社會(hui) 就業(ye)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記者多次聯係佛山石灣、南莊兩(liang) 個(ge) 原來的陶瓷生產(chan) 重鎮時,政府相關(guan) 人員歎息:陶瓷企業(ye) 都搬走了,這裏已經不是生產(chan) 基地了。倒閉的、歇業(ye) 的、搬遷的,在這一次風暴後,廣東(dong) 的產(chan) 業(ye) 重鎮還能剩下多少?
在金融危機來臨(lin) 時,企業(ye) 的恐慌可能比滯銷更可怕、幫助企業(ye) 樹立必勝的信心可能比簡單的金錢扶持更有意義(yi) 。
政府施援手 關(guan) 鍵政策要落實
在金融危機之初,從(cong) 中央到地方就出台了多項扶持中小企業(ye) 的政策,惠及家具建材企業(ye) 的就有出口退稅,比例為(wei) 2%,也就是說,在降低了企業(ye) 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ye) 利潤。為(wei) 了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省政府決(jue) 定出資50億(yi) 元,搞再擔保公司。
在當前嚴(yan) 峻的經濟形勢下,具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強的企業(ye) 所受衝(chong) 擊小於(yu) 其他企業(ye) ,從(cong) 長遠來看,大力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積極推進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ye) 抗風險能力、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之策。
“我們(men) 對自己的產(chan) 品有信心,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多參展,以提高銷量拉動生產(chan) 。”東(dong) 莞市凱怡家具董事長譚公祥告訴記者,“金融危機之後,政府才告訴我們(men) 參展可以到外貿局申請補貼,但從(cong) 來沒有見哪一家企業(ye) 申請成功。”據記者了解,參加一次國內(nei) 的家具展,一般都要花兩(liang) 三百萬(wan) 元,國外更貴。而國外參展商每參加一個(ge) 展會(hui) ,都會(hui) 拿到相應的補貼,最多的達到50%。“這也是國外品牌能比國內(nei) 強的原因。”記者向當地政府求證,沒有誰願意對此明確表態,都說不太清楚。
金融危機爆發後,東(dong) 莞政府拿出10億(yi) 元作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專(zhuan) 項資金,幫助中小型企業(ye) 占多數的加工貿易企業(ye) 就地轉型升級,促進外向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到現在為(wei) 止,到底怎麽(me) 補,補給哪些企業(ye) ,估計政府還沒有詳細的方案。”王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表現得相當無奈,“我們(men) 協會(hui) 的意思是,應該補貼給有一定實力的企業(ye) ,輔助他們(men) 做大做強。如果普惠,僧多粥少,對整個(ge) 產(chan) 業(ye) 並不起作用。”但這一方案並沒有得到政府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