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關(guan) 鍵詞:
中山市東(dong) 成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錫複
1月7日上午,記者見到中山市東(dong) 成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錫複時,他在公司正忙著與(yu) 重要客戶簽約的事。這位從(cong) 事紅木家具行業(ye) 30 多年、新古典紅木家具的踐行者,近來還一直忙著回饋家鄉(xiang) 的大事——與(yu) 中山多位紅木企業(ye) 家聯合投資建設梅州市五華縣紅木文化產(chan) 業(ye) 園。1 月 12日,這間今後引領帶動“中山—五華”兩(liang) 地紅木家具產(chan) 業(ye) 發展的產(chan) 業(ye) 園已正式開幕。桑梓情深,在“五華阿哥”張錫複看來,這是一種貧窮時難舍故土、富有時不忘家鄉(xiang) 的客家情懷。
【如此開始】
18歲出來闖蕩珠三角
1967年,張錫複出生在梅州市五華縣雙華鎮一個(ge) 貧窮的小山村,因家境貧寒無力支付學費,上初中時便不得不放棄靠考大學走出農(nong) 村的希望。張錫複意識到,唯有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才會(hui) 有好的未來,也就是從(cong) 那時起,他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走入社會(hui) 鍛煉自己,慢慢掌握了一些木工基礎技能。1985年,年僅(jin) 18歲的張錫複來到順德一家大型紅木家具廠做木工。當時,廠裏光木工就有200多人,但他憑借勤奮和過人的天分,在第一年木工技能比賽中便獲得二等獎。那裏的工友,都親(qin) 切地稱他為(wei) “小師傅”。此後,他繼續在車間刻苦鑽研,加之對木工技藝有著非比尋常的領悟力,在工作的第二年又獲得木工技能比賽一等獎。這些難忘的經曆,更加堅定了張錫複“深耕”紅木行業(ye) 的決(jue) 心。
1990年,張錫複與(yu) 同鄉(xiang) 騎摩托車從(cong) 廣州新塘出發至深圳寶安尋找鋪麵,幾經周折,未能找到合適的。在原路返回途中,經過東(dong) 莞長安鎮時摩托車壞了,他隻好送去修理店。在等待修車的過程中,張錫複到附近嚐試尋找,意外地找到了兩(liang) 個(ge) 鋪麵。就這樣,東(dong) 成紅木在東(dong) 莞長安成立了。
創業(ye) 之初,從(cong) 佛山、廣州、東(dong) 莞到中山,他不停奔波;從(cong) 木工師傅、售貨員、送貨員、家具廠合夥(huo) 人到商場老板,他不舍不棄。1999年,張錫複從(cong) 東(dong) 莞遷廠到大湧鎮,有朋友勸他:“大湧全是本地企業(ye) ,你一個(ge) 外地人人生地不熟,最好不要去”。但他認準了當地的產(chan) 業(ye) 氛圍與(yu) 平台前景,堅持搬來了。他率領幾十號工人來到一個(ge) 新的環境,租一家廠房開始了品牌創造之路,成為(wei) 當時大湧第一家外地紅木企業(ye) 老板。得益於(yu) 大湧紅木產(chan) 業(ye) 的騰飛勢頭,憑借一步一個(ge) 腳印的幹勁,東(dong) 成紅木很快鋪開了全國的經銷網絡,生意越做越大。
【如此成功】
產(chan) 學研方向鍛造品牌
東(dong) 成紅木成立之初,異常艱辛,但張錫複因對家具的了解與(yu) 對品質的追求,深抓源頭,親(qin) 自監督每一套家具的生產(chan) 流程,使東(dong) 成紅木在市場廣受好評。在經營企業(ye) 的過程中,張錫複清晰認識到,“人品即品牌,這非常重要。在供大於(yu) 求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往往選擇信賴品牌,就紅木行業(ye) 而言,消費者相信,真正大品牌的紅木家具廠家,不會(hui) 假冒偽(wei) 劣,更不會(hui) 使用輔佐料以次充好,因為(wei) 品牌是一個(ge) 企業(ye) 的靈魂,是一種責任的體(ti) 現。”在他看來,品牌既是一種文化的表達,也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保障和一份承諾。
繼2012年獲得市級工程研究技術開發中心後,經過不斷完善與(yu) 提升,東(dong) 成紅木與(yu) 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等聯合申報的2016“廣東(dong) 省家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獲省科技廳認定。上個(ge) 月中旬,該公司又被正式授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牌匾。
在張錫複看來,能夠通過此次認定,與(yu) 企業(ye) 長久以來在人才培養(yang) 、原創設計、技術研發、學術著作等方麵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是分不開。此前,該企業(ye) 與(yu) 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先後建立了產(chan) 學研合作基地、廣東(dong) 省博士後工作站,廣東(dong) 省木材科技與(yu) 工程專(zhuan) 業(ye) 實踐教學基地,與(yu) 高校共同培養(yang) 社會(hui) 與(yu) 市場需要的人才,聚集了一支穩定、高效、專(zhuan) 業(ye) 的技術研發團隊,促進和推動行業(ye) 的發展。
【初心不變】
為(wei) 家鄉(xiang) 捐款800多萬(wan) 元
一手創辦的東(dong) 成紅木在形成規模上了軌道之後,張錫複感受到“責任”兩(liang) 字的份量。“這個(ge) 行業(ye) 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是不簡單的。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需要盡自己的能力和責任去做好它、做強它,這就是我們(men) 的責任。把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下去,以紅木這個(ge) 行業(ye) 來宣揚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
張錫複雖在外打拚事業(ye) ,遠離家鄉(xiang) 多年,但懷著赤子之心的他,時刻對家鄉(xiang) 五華保持著關(guan) 注。這也是許多客家人一貫而來所保持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自己有成就了,便回報家鄉(xiang) ,為(wei) 家鄉(xiang) 幹點實事好事。在不為(wei) 外人熟知的背後,張錫複每一年都默默為(wei) 家鄉(xiang) 貢獻了一筆又一筆善款。無論是修路建橋,或是重建敬老院,資助重症的同胞,幫扶失學的少年,張錫複都義(yi) 不容辭,盡自己的一份“小力”。這些年累計下來,大大小小的捐助,已達800多萬(wan) 元的驚人數額。今年全新打造的五華紅木文化產(chan) 業(ye) 園,自然少不了他的牽線搭橋、獻策獻力。
除了對家鄉(xiang) 的關(guan) 懷,在大湧,張錫複同樣樂(le) 於(yu) 提攜同行,張錫複笑稱,“人家都說我們(men) 東(dong) 成是黃埔軍(jun) 校,有很多廠長主管都是從(cong) 這裏出去了,自己創業(ye) 都成功了。”從(cong) 東(dong) 成紅木走出去創業(ye) 的老屬下,基本都還保持著與(yu) 張錫複親(qin) 密聯係。在他們(men) 需要關(guan) 心與(yu) 幫忙的時候,張錫複是既做導師又當貴人,體(ti) 現出一個(ge) 企業(ye) 家應有的胸懷和格局。
記者手記
訪談中,盡管已是中山紅木商界的翹楚,但張錫複言語質樸平實,不擺架子,相當接地氣。這位五華客家人掌舵的東(dong) 成紅木經過20 多年的曆練,已成為(wei) 行業(ye) 的領軍(jun) 企業(ye) 。此外,東(dong) 成紅木還是國家AAAA 級標良企業(ye) 、國標《紅木》主要起草單位、廣東(dong) 省名牌產(chan) 品企業(ye) 、廣東(dong) 省著名商標企業(ye) 。立足於(yu) “中國紅木雕刻藝術之鄉(xiang) 、中國紅木產(chan) 業(ye) 之都”大湧鎮,在多數公眾(zhong) 場合,張錫複很少露麵,即便露麵也保持著務實與(yu) 低調的行事風格。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如今他已經連續7年榮獲 “中國紅木家具十大風雲(yun) 企業(ye) 家”稱號,而從(cong) 來不張揚的他在遇到他人需要幫扶時,卻表現出讓人感動的真誠和熱情。采訪當日,剛卸任大湧鎮黨(dang) 委委員不久的紅木產(chan) 業(ye) 大行家謝巧明這樣評價(jia) 張錫複:“長久以來,他的人緣不是一般好,處處為(wei) 人著想,生怕別人會(hui) 吃虧(kui) ,他一直得到員工的敬佩、同行的敬重、同鄉(xiang) 的稱讚。”